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6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林业   495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340篇
  984篇
综合类   1254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261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62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研究非线性动力特性可视化计算的仿真问题,建立了以时域微分方程描述的数学模型,探讨了该系统运动轨迹及其演变规律的可视化表示方式。  相似文献   
72.
棉田蜘蛛优势种及其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Berger-Parker (1974 )优势度指数 (d) ,分析得出了不同时期棉田蜘蛛的优势种类 ,并对其季节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棉田蜘蛛的优势种为星豹蛛、草间小黑蛛、温室球腹蛛、三突花蛛、芦苇卷叶蛛。农药的施用对这些优势种蜘蛛的种群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通过研究落叶松叶蜂卵期的种群数量动态,以卵梢占新梢总量的百分率作为其种群数量的指标值,给出了以种群趋势指数法、灰色预测法建立的发生量经验预测模型。同时据有效积温、及物候建立了发生期预测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74.
林隙(GAP)干扰研究进展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6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森林循环的理论、自然干扰的概念、林隙的一般特征和林隙干扰的时空格局。干扰是森林循环的驱动力,干扰形成的林隙是森林循环的起点。林隙的大小、形成年龄、形成方式以及形成木的特征是研究林隙特征的重要参数,虽然不同森林群落中,林隙干扰的频率和程度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不同,但大多数森林的年平均干扰率是在1%左右。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大、小型干扰的比例不同。小型林隙干扰与大型灾难性干扰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组合,就形成了不同森林景观的时空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河北省太行山刺槐种群乔木层生物量、各组分量及种群密度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刺槐种群自人工造林伊始,其种群总生物量、各组分量、种群密度(断面积表示)即表现出速增性,约至12a生达到峰值,基本符合Logistic规律。此后随个体间竞争的加剧,自疏作用加强,种群呈不稳定状态,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下降,由一个同龄纯林逐渐趋向于具有多代个体年龄结构稳定的群体,并使种群生物量回复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本文还建立了生物量及各组分量与种群年龄、密度的相关模型,及W~f(A,G,H)多元线性回归议程。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究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在渔业水体中的自然降解规律,本试验选取了养殖水环境中常见的因素(温度、pH和敞蔽条件),通过正交实验探究这三个因素对SMZ在自然养殖水体中消解动态的影响。试验初期各处理SMZ浓度保持一致,实验周期内定期取水样检测水体中SMZ的浓度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计算各处理中SMZ药物的半衰期和消除率。结果表明,18个处理组SMZ的半衰期及其消除率变化范围为4.88-12.89d,28%-77%。方差分析得出:在实验水平范围内,温度、pH因素对SMZ的消解结果有显著影响,但敞蔽的影响较小,因此提高养殖水体高温度、调节酸碱性pH等条件均有利于促进SMZ的降解。  相似文献   
77.
梁勇  陈月星  甘琴  程剑平  赵钢  严俊 《种子》2019,(1):13-18,24
为探究小麦开花后籽粒中多组分营养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六倍体栽培小麦中国春和贵紫1号为材料,对开花后10、15、20、25、30、35、40d的籽粒总类黄酮、总酚、植酸、无机磷、总淀粉、氨基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单粒重进行了动态测定及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相关性网络(Correlation-based network analysis,CAN)和斯皮尔曼秩相关(Spearmanp’s Rho Correlation)等分析。结果表明,在籽粒发育过程中,氨基、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无机磷含量逐渐降低,淀粉含量升高后逐渐趋于稳定,总酚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总类黄酮含量及单粒重先升高后降低。2个小麦品种籽粒中各营养物质含量及单粒重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但各营养物质含量的高低及其差异显著性却各有不同。不同阶段的单粒重与对应阶段营养物质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即使是同一种营养物质,在籽粒发育的不同阶段与单粒重的相关性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8.
Water resources are critical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ases in endorheic basins. Thus, to enab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fundamental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to allocate and use these resources in a reasonable way. We therefo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changes in water consumption pattern within the Dunhuang Oasis of China under three scenarios using a system dynamic model that corresponds to different water consumption pattern. This was done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 planning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the rational use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Dunhuang Basin) on water consumption pattern within the Dunhuang Oasis. The first of these, Scenario 1, is a baseline in which the status quo is maintained, while Scenario 2 incorporates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easures with an inter-basin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nd Scenario 3 focuses on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the baseline Scenario 1, the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within the Dunhuang Oasis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while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remained extremely high and threatened overall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ontrast, Scenario 2 would decrease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by almost 5.30×107 m3 fo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saving practices. The additional water allocated from an inter-basin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eviating ecological strain on the oasis. Finally, in Scenario 3, the total irrigated land must be decreased to 20.6×103 hm2 by 2025 assuming that water supply for ecosystem restoration would be at least 50% of the total consumption. Although water resource plann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lleviating the ecological water crisis within the oasi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suitable scale of oasis with regard to current water consumption pattern.  相似文献   
79.
江西省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定量研究2008—2017年江西省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各项水资源指标的区域差异,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08—2017年江西省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利用变差系数、泰尔系数和空间分级分类法,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分析了江西省2008—2017年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竹笋”七色差异评价法对江西省各项水资源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 南昌市2008—2017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对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年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46%,处于不健康状态,而整个江西省平均开发利用率不到25%,水资源状况呈现健康的状态;江西省2008—2017年工业用水和农业水量分布差异较大,11市的生活用水和总用水空间分布差异较小;江西省2008—2017年人均水资源和地均水资源区域差异的差异值小于380,处于“竹笋”七色模型的稳定区,2008—2017年期间波动小。[结论] 整体来看江西省各市水资源禀赋差异性较大,要综合多个因素,深度剖析各个地区的水资源各类指标,比如人口数量、气候、环境、地形、文化差异等,因地制宜,才能使水资源真正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达到人与水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80.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广泛发育,可影响土壤磷素有效性。目前鲜见生物结皮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报道。本文以该区不同年限退耕地的生物结皮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生物结皮对土壤全磷、有效磷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的形成可显著提高结皮层土壤全磷含量,而下层(010 cm)全磷含量差异不显著; 2)生物结皮的形成可显著提高结皮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研究区生物结皮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27~5.87 mg/kg,占到同层土壤全磷含量的0.57%~0.95%,生物结皮层磷酸酶活性高于下层(010 cm) 381倍; 3)生物结皮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与生物结皮发育阶段有关; 4)生物结皮主要通过提高结皮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进而提高了土壤磷素有效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结皮的形成有助于提高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磷素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